快捷搜索:  

广西容县真武阁建筑特色悬柱奇观地点

广告

与水为伴:考虑到广西的风土人情,清早离开容县选了一条县道走,沿绣江向北行驶,后与北流河相伴汇入浔江,沿途风貌让我想起从皖南到浙江沿新安江走的那条路,只是卫生状态和沿边村庄富裕程度要比江浙一带差一些,但感觉还不错,那边沿江种的都是枇杷,而这里种的都是沙田柚,这个季节正值果树开花,小白花散发着浓郁的香味,幸福的气味一路相伴,最后沿桂江到达贺州昭平县。

1、容县真武阁的详细资料

这是一座完全木质结构的建筑物,整个楼阁共有三层,处在广西容县。她在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悬柱奇观。屹立于容县城东绣江之滨的真武阁,相传建于唐代乾元大历年间(758年779年),因诗人元结任容管经略史时所建而得名,台上原有建筑早废,明代万历元年,为奉祀真武大帝以镇火灾,建成三层楼阁。按明代的《嘉靖武当宫碑》说,初曰:“经略台,寻废,建武当宫于其上,至今且数百年期间兴废成毁竟无考信”。

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三层纯木结构真武阁,是创建于明万历元年(公元1573年)的原物,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。她轻盈秀美,玲珑剔透,“隆栋蜚梁,斗窗云槛”,“摘星辰于尺五”,“纵目以四方”,“为一邑之具瞻”。真武阁是现存的江南四大名楼中年岁最高的“老大”。真武阁的建筑不用一颗铁钉,技术之巧妙奇绝,为世人所折服。

2、容县绣江大桥的绣江新桥

新建大桥全长276米,桥面宽22.5m(2×8.5m行车道+2m分隔带+2×1.75m人行道),按公路Ⅰ级荷载设计,设计速度60km/km,主桥上构为35m+2×50m+35m预应力连续混凝土箱梁,引桥上构采用、2×25m+2×25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,下构3、4、5号桥墩采用宝瓶型墩身;0、8号桥台及1、2、6、7号桥墩采用三柱式墩。

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补助和自治区安排总投资的60%、容县人民政府配套总投资的40%,工期18个月。绣江大桥建设工程在2009年1月15日开正式工,将于2010年7月完工并交付使用,目前,大桥工程施工工作在容县党委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协助下正在按计划推进,不久,一座崭新的大桥将雄跨于绣江的南北,两岸的交通状况也将展现新的一页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