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 

北京的天坛公园课文,三年级天坛公园课文原文

广告

我小时候就是看到语文书上的天坛后就产生了无限的向往。长大了终于去了北京,那天早上我早早的就去了天坛,到了地方都还没开门,景区大门打开的一刹那,我是冲进去的,当我站在天心石上呐喊北京天坛我来了的时候,那个回音真的是响彻大地,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,所以小时候的课文真的能激起一个人的热情,有愿望,就希望它能实现,然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去最终去实现它。

1、带你看北京天坛

天坛,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中一项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。天坛是明、清两朝皇帝祭天、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的祭坛,主要分为两部分,分别是内坛、外坛,主要的建筑有祈年殿、皇乾殿,它们都非常的古老,所以你们在游玩时要好好保护它们呀,不要乱涂乱刻。‘天坛公园除了各殿堂的精巧建筑之外,回音壁、三音石等奇巧的设计也不得不让人们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。

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、西两面的墙边,贴墙站立,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,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而前进,传到一、二百米的另一端,无论说话声音多小,都可以使对方听得很清楚,而且声音非常的悠长。我十分建议你们去玩玩,十分的有趣;如果站在回音壁中心的三音石上拍一下手,你可以听到连续三四次的拍手声。这些奇妙的传声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?

2、北京天坛的资料

天坛公园,在北京市南部,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。占地约270万平方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。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,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。天坛公园是明朝、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。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,合祭皇天后土,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。

圜丘者,南郊地上之丘,丘圜而高,以象天也。方丘者,北郊泽中之丘,丘方而下,以象地也,”于是决定天地分祭,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,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。嘉靖十三年(1534年)圜丘改名天坛,方泽改名地坛,大祀殿废弃后,改为祈谷坛。嘉靖十七年(1538年)祈谷坛被废,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,二十四年建成,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改名祈年殿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